查看原文
其他

三家医院获“深圳版”国际认证,国际保险客户可“刷医保”

李柳荧 杜威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4-10-01


作为首个中国国际版医院标准
“国际医院评审认证”结出成果
首批三家医院通过认证

6月5日,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授牌仪式在深圳前海举行,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3家医院获得授牌,成为“《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认证医院”,宣告该标准迈出“落地”的第一步。





中国版“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

是“三甲”标准的升级



在国内,“三甲”医院是老百姓眼中的金字招牌。

但走出国门,“三甲”标准并不通行。过去,中国医院只能参加美国JCI、澳大利亚ACHS等国际评审,寻求全球认可。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医院体系,能不能出一个自己的“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央将这一使命交给了深圳。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支持深圳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院评审认定标准体系。

在此之前,内地公立医院改革和深港医疗合作的先锋——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已经进行了先行探索。该院在开业5年内先后通过了国际、三甲“双认证”,即2015年通过ACHS(澳大利亚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的国际认证,2017年通过了“三甲”评审。

医院的专家对比发现,“三甲”标准在医疗质量、安全要求等方面比国际标准还要细致严苛,完全可以融入部分国外优秀做法,实现“国际化”。


基于港大深圳医院的经验,深圳市卫健委委托该院牵头成立了非营利性的第三方评审评价研究中心——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

该中心吸纳了具有国际医院评审认证和国内“三甲”评审资历的资深专家,按照“标准只升不降、内容只增不减”的原则,将“三甲”标准与国际标准融合,编制出《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2021版)。

2022年2月,该标准以97%的得分率获得国际医疗质量协会外部评审会(ISQua EEA)权威认证,成为全国首个经国际认证的医院评审标准。

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徐小平介绍,该标准体系既是内地“三甲”标准的升级,也是国际标准的融合。



国际商业保险客户就诊

可直接“报销”



对首批通过认证的3家医院来说,今后与境外医疗机构开展业务交流将更加方便,而最“立竿见影”的好处是,可以获得国际商业保险机构认可,购买了国际保险的客户可直接在医院“刷商业医保”看病。

该认证有效期为4年,意味着每4年要“复审”一次,强调持续改进。


国际健康险服务商万欣和(上海)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健康与医疗总监孙健乐表示,医院通过认证后,代表其已经达到国际认可的标准和质量水平,对于跨境就医的患者来说,这是选择医院的重要依据。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应逸告诉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这个标准认证是适应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医院高质量发展国际化的趋势。我相信拿到国际医院的认证评审之后,无论是对医院的业务发展还是对医院的声誉,都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书记肖烈辉认为:“通过国际医院认证以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的医疗质量建设和发展,更聚焦国际标准。”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获得国际医院认证之后,医院也有了一些改变。“我们对医生管理等各方面的要求提升了。在医院的国际医疗部,拥有国际保险的患者可以直接刷卡支付。” 院长张文智说。



第二批医院启动认证工作



截至2024年6月,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共完成了6家医院11次认证辅导和3家医院的正式评审。该中心还推出了线上平台,医院可在网上申请,全流程在线审理。


目前,第二批参与的医院也已经启动认证工作,包括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祈福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等。

在6月5日的活动中,《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中国)》(2021版)一书也正式出版。该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分为医院功能与任务、患者安全、医疗服务与医疗质量、医院管理等三章、16节、61条、186款。


人民卫生出版社华南分社副总编辑吕健表示,该标准的推行代表着中国已从“执行标准”到“制定标准”,在国际上形成一套带有中国印记的医院标准,也意味着中国医院评审认证获得通向世界的“护照”,将成为中国医疗软实力“传播者”,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的影响力。


编辑 / 李柳荧 

记者 / 杜威

排版 / 温维

审校 / 靳阳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